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杜万华教授做客韶风法学名家讲坛讲座综述
来源: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法学学部     发布日期:2024-03-26     查看次数:
文章来源

3月23日下午,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法学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200余位师生聆听了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部级专委、二级大法官杜万华教授的精彩演讲。这是杜万华教授第一次应邀来湘大讲学,本次讲座系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法学学部主办的韶风法学名家讲坛2024年第1期(总第1期)。他演讲的主题是“改善我国营商环境和彻底解决执行难的法治保证——建立和完善我国破产保护法律制度的重大意义”。讲座由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法学学部特聘教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杨翔主持。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尹小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徐阳光教授,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法学学部部长李仕春教授、副部长肖伟志教授,程波教授,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刘友华教授等参加了讲座。


讲座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最后杜万华教授还专门安排时间跟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杜万华教授的讲座观点精辟、深入浅出、一气呵成,让人如沐春风、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现将杜万华教授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破产之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将“破产”界定为市场主体在经营中间出现了“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或者是明显缺乏偿债能力”的情形。社会化交易普遍以借贷关系、买卖关系、劳务关系为表现形式,在这三种基本经济关系中,如果出现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的现象,包括用尽自己的所有财产也不能偿还,那就出现了破产现象。很显然,破产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出现交易以后就已经存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由于商品经济还处于从属地位,出现破产这一经济现象的机率相对较低,且不具有普遍性。但在生产交易社会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出现破产的机率大幅度提高,这一点是由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决定的,与市场主体的道德意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以企业为例,破产现象的发生通常是因为生产要素在企业中出现了错误配置,以致制造了已经落后乃至不被市场接受的淘汰商品,其凝聚在商品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无法通过交易被置换出来,从而导致现金流短缺,负债越积越多,最终陷入破产状态。

我们应当认识到,破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并不必然是市场主体无能或者不道德的行为,故应当以平常心看待。破产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其发生事由主要有四大类:第一,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因为自身决策、判断错误、经营不善、以及自身竞争力量薄弱导致破产;第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引起破产;第三,国家间相互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对抗催发企业破产;第四,自然灾害等等诱发破产。因此,出现破产情形如同人患病一样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即不要大惊小怪,也要认真重视。对于“患病”的企业,我们要运用法律手段去保护它、帮扶它,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而不能任由自生自灭。

二破产法律制度的性质和特征

破产法律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偿债法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奴隶、封建社会时期,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时,往往需要以出让自己的人身自由、身体权、健康权抵偿债务,或者出让自己的子女、妻子抵偿债务。在资本主义初期,英国《安娜法案》的颁布,阐明了破产法全面清算原则、债权平等受偿原则和债务豁免原则,构建了全新的个人破产制度。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破产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从个人破产发展到法人组织破产,从单一的破产清算制度,发展到重整制度与和解制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形成了完整的市场主体出清制度和救治制度,对缓和西方国家的社会矛盾,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尤其以我国为视角,破产法律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破产制度的目的是要解决与市场主体的救治与退出相关的问题,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特征上看,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不仅仅在于处理破产相关事务,更重要的是对“人”的保护。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对相关破产事务的处理,来实现对 “人”的保护。此处的“人”指的是破产法律关系中所涉及的当事人,破产法律制度不应受制于传统上奉行的“债权人中心主义”,而应当在当事人之间树立起“衡平”的法律理念。具体而言,包含如下六个方面:第一,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利益实现最大化;第二,保护债权人债权的平等受偿;第三,保护重整投资人合法权益;第四,保护善良守法债务人的债务豁免权;第五,保护危困债务人接受救治的权益;第六,保护好债务人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正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议我国全国人大正在修改的“破产法”,法律的名称应当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保护法”,更准确的体现我国破产法的“保护”特征,抵销“破产”一词在文化上的污名化色彩,消除破产案件当事人对“破产”一词的“心魔”。

三我国破产保护法律体系的构成

目前,我国的破产法还是单一的《企业破产法》。从破产保护法律体系上来讲,它是极不完善的。我国的市场主体已达1.6亿个,真正的法人组织也就只有5000多万,剩下的1.1亿个非法人组织和个人市场主体没有纳入到破产保护体系之中。如果这部分市场主体出现破产现象,那它们就得不到破产法律的保护。因此,这次全国人大在修改“破产法”时,应当正式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将个人破产制度写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保护法》(以下简称《破产保护法》)里面去,那我国数量庞大的个人创业群体就可以得到破产法律的保护了。这样,我国的破产保护法律制度就构成了“个人”、“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破产保护网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保护将大大改善。

我国破产保护法律体系不仅在主体上应当扩大范围,在破产保护的形式上也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在十多年前就规定了破产保护的形式,即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当前对破产法进行修改时,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过程中对破产保护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个人破产保护方面,作出基本规定,以便此项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应当在坚持三种破产保护法律形式的基础上,总结和吸收大量成功的重整经验,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一些破产制度,如预重整制度等等。

四破产保护法律体系构建的愿景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化建设需要《破产保护法》,补齐社会主体救治和退出制度的短板。根据“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它的长板,而取决于它的短板。《破产保护法》的制度不建立,它的短板始终存在,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就不完整,装水量就始终提不高。

其次,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化,需要《破产保护法》催生新业态,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重整和破产清算对市场要素进行重新配置,逐渐帮助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催生的企业,实现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无缝衔接。

再次,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需要《破产保护法》。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首先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当他们出现破产事由时,若符合重整标准,不单单进行债务重整,而应当按照程序进行企业重整,找出陷入破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救治生病企业,防止治标不治本。

最后,我国稳住小微企业的基本盘,推动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需要《破产保护法》。对于占有极大比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他们陷入破产困境后若得不到破产保护法律的相应保护,那民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会受到压抑,就业的恢复会受到影响,消费的增长信心得不到支持,整个市场的活力将难以激活。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没有国有企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会不稳;而没有民营经济,特别是大量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会不活。当前,我国经济的现状不是不稳,而是不活。因此,利用破产保护法律制度稳住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激发其活力,应当是当务之急。

五完善破产审判工作制度对于解决“执行难”的意义

我国当前的民商事司法审判工作运行机制,是当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 “立案和审判的分离”、“审判和审判监督的分离”、“审判与执行的分离”的改革建立起来的。通过这一改革,人民法院建立起“立案、审判、执行”三个环节组成的司法工作运行机制。这个工作机制通过职能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监督机制,推动审判和执行工作适应了全国案件大幅度增长的需要。但因工作机制缺少破产环节,当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执行难”问题成为了困扰人民法院、困扰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二十多年来,人民法院虽采用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和探索,但至今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破产保护法律制度,尤其是通过建立个人破产保护法律制度来彻底解决“执行难”。首先,应当明确执行和破产制度的各自分工。执行应当针对的是有钱不还的当事人,他们能履行法律义务而不主动履行义务,无视法律规定,是当然的“失信人”;而破产保护法律制度针对的是无钱履行法律义务的当事人,他们可能虽然愿意履行法律义务,但因没有履行能力,不应当归入“失信人”,而是“失能人”。其次,如果在实践中难以区分“失信人”和“失能人”,可以通过现行司法手段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如果经过认真查找没有发现被执行人财产,可以建立被执行人宣誓制度,要求被执行人宣誓自己现在无财产可供执行。宣誓后,执行程序终结。以后如果发现财产,除查封该财产外,被执行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再次,如果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只能满足部分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终止执行,告之债务人和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案件转入破产保护程序审查。通过破产保护程序,能够重整与和解的,通过重整与和解程序救治危困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已无救治可能的,通过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如果采用执行与破产相互协调的制度,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终结本次执行制度和参与分配制度可以废除。这样,执行可以大大简单化,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但是,这一切都应当以个人破产保护制度的建立为前提条件。

通过完善破产审判工作制度,补齐当前民商事司法工作运行机制的短板,进而构成科学化的中国民商事司法工作的运行机制,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党的二十大的要求,2035年,我国应当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美好愿景。今年是2024年,离这一目标还有11年,时间已经比较紧迫了。但如果现在开始狠抓,这个目标应当能够实现。


上一条:ktv陪酒女卫生间办事法学学部学子赴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
下一条:我校与吐鲁番市签署立法咨询合作框架协议